排瑶婚俗
排瑶自古以来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,严格限制血缘婚。其习惯法规定,同房姓宗族之间不准通婚,即使是异性,舅姑姨表之间也不能结合,一定要4代以后才能通婚。新中国成立之前,排瑶严格实行族内婚,瑶民极少和汉族人通婚。
订婚。订婚有两种形式:一是父母包办、媒人撮合,即孩子出生3-4岁后,父母就为他们物色相当年龄的女孩,通过叔伯或兄弟做媒,到女方家求婚。女方如同意,收下男方送来的鸡、肉、酒等礼物,算订下婚约。但孩子长大后,如果发现一方身体有缺陷,或劳动、人品不好,任何一方都可通过媒人提出解除婚约,这种形式多见于南岗、油岭、三排一带。另一种是自由恋爱,俗称“讴莎瑶”(瑶语“讴”系为唱,“莎瑶”系指姑娘,意思是以唱歌的方式和姑娘谈情说爱),有的白天在外出劳动或“耍歌堂”、新春“玩坡”等节日活动时进行,而更多的是晚上男青年到“莎瑶妹”卧室窗外对唱情歌,谈情说爱建立感情。男方将自己谈妥的对象转告父母,再请媒人上女方家门说合,父母一般都会同意子女的选择。
认亲。即建立双方的亲戚关系,往后便以亲戚身份在节日或红白大事按俗送礼。媒人在女方家吃过第一次酒饭后,男家就请“望日公”择定认亲的日子,再由媒人转告女方,征得同意方能进行认亲。过去,在认亲时,男方要送去2两4钱白银、6斤猪肉、6斤油豆腐、6斤米酒等作礼物。男女两家在同一天设宴请客,以示祝贺。大坪、军寮等瑶排还举行第二次送聘,俗称“送盐包”,内包2包约12两的食盐、2包茶叶、茶油若干钱、灯芯4条、白银7两2钱,用黑布制作的瑶袋包扎。男女家这天宴请亲友喝过盐包酒后,婚事双方不得反悔。
择日。婚期的择定是由“先生公”查看经书(择日书)和男女双方的生辰后决定的。定好日子后,女方父母就通知近亲好友,并为姑娘准备衣柜、脸盆、脚盆各一个,水桶一旦,新被席一套,以及锄头、镰刮、铁楸、柴刀等,富裕者还划出若干的田地、山林给女儿作嫁妆。新中国成立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后,嫁妆有所改变,除送新被新衣柜外,富裕者还送沙发、电视机、冰箱等。待嫁期间,待嫁姑娘在家绣花衣、花裙、梳头髻,很少外出劳动或探亲访友。男家准备设宴请客的用具和食品,一般家庭准备3至5头猪,300至400斤米酒以及大米、豆腐等。富裕者则多准备1头牛和十几只鸡鸭。
炒黄豆。是排瑶婚礼中极有趣的习俗。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,新郎由伴郎陪着,在舅父的带领下,携带鸡、猪肉、酒等礼品到姑娘。当晚,姑娘也邀请几个相互的姐妹在闺房中作伴,亲手炒黄豆、泡浓茶款待小伙子和伴郎。吃过新娘的“炒黄豆”后,新郎和伴郎便立即离开。新娘则请来相好的姐妹和过去对过情歌谈过恋爱的男朋友,亲自炒黄豆、煮花生、泡浓茶款待,大家边吃喝边唱分别歌,直到天亮,大家才依依分别。这种分别歌,唱的最动情最悲伤,双方往往唱的泪水涟涟,唱的众人相拥而泣。
送嫁。新娘出嫁当天,请“先生公”在厅堂前念瑶经后,由亲婶、亲嫂给新娘梳头装扮,戴上各种绚丽头饰,装扮毕,新娘倒穿鞋出厅堂,向祖先、祖父、祖母、父母、兄嫂哭别,接着亲友们一边劝慰,一边把新娘扶出大门,“先生公”交给她一把“避邪”的油纸伞。送嫁公以及亲友等用12节长的金竹挑着嫁妆陪伴新娘上路。
迎亲。有的排瑶,新郎、伴郎和新郎的舅父等,要去到新娘家迎亲。迎亲时,新郎和伴郎走在前头带路,每逢过桥、过河、新娘要“刁难”新郎,坐在桥头或河边不走,这时,新郎就得背起新娘快步走过桥或河,送嫁人则借此欢笑逗乐。
迎亲队伍来到男方的山寨村口时,男方已早有歌手抬着酒于在路口,邀女方亲友对歌;男方唱歌内容主要是感谢女方送嫁、赞美女方等。女方即相应对答,谁对赢谁喝酒。这种即兴对歌,是人们现实智慧的大好机会。因此,对方都要请歌手应酬,否则有失体面。迎亲队伍到了家门,先由男方家嫂子接过太阳伞,给新娘重新梳妆打扮,再请“先生公”在门口念过“避邪经”,烧过鞭炮之后,由男方母亲领着新娘进门。接着,“先生公”又在祖先神位前念经,祝愿新郎、新娘吉祥如意。
喜宴,排瑶结婚喜宴,以猪肉、鸡、鸭、鱼、豆腐等为主要菜肴,设宴三天。开宴不久,新娘要端一小盆温水,由新郎母亲带领,介绍认识男方长辈,并敬请洗手洗脸。接着,又捧来茶水,向长辈敬茶。长辈们洗手喝茶后,每人送个“红包”给新娘。酒宴间,两亲家对歌。男方感谢女方养大姑娘,结成亲家;女方则谦逊说女儿年轻不懂事,敬请亲家爱护帮助等,然后互祝新婚夫妇永结同心,白头偕老。
新娘嫁到男方三天之内(有的一天),新郎不准进新房,更无闹洞房习俗。这三天每晚由送嫁妹陪伴新娘,而新娘则要尽早起床,先挑一担水回来,然后干家务活,表示勤劳能干。吃饭时,新娘在门旁桌边,给全家人添饭、送菜,表示孝顺亲热。三天之后,新郎带着鸡、酒等礼物陪新娘回娘家,敬过祖先、长辈,拜过岳父母,然后才带新娘回家。
以往瑶族离婚没有多大的约束。成亲后夫妻合不来,只要一方提出,对方同意,补回相应的损失,就可离婚,父母亲属是不加干涉的。因此,离婚现象很普遍。现在,大都经过恋爱结婚,离婚的很少了。
寡妇不受丈夫亲属的约束,可以自由恋爱再嫁。寡妇再嫁,不受歧视。妇女在社会上与男子平等,还有特别的尊严和地位。过去房姓宗族、村寨之间械斗,妇女可以在械斗场上穿行,双方都不加伤害。如果伤害了某一方的妇女,这个妇女的家族就要兴师问罪,甚至“食人命”,株连十二族,以致倾家荡产,后果不堪设想。瑶族过去人丁稀少,视妇女生孩子为无尚光荣,男家的亲属都非常关心和爱护她们,尽家庭的经济能力予以优待,并给她们心灵上以极大安慰。因此,她们创作出自豪的《生孩子歌》。
过山瑶婚俗
过山瑶想来实行一夫一妻的自由婚姻制度,除女嫁到男家外,还有不少男子嫁到女家,皆一视同仁,毫无歧视。男女青年恋爱后,双方家长同意,请媒人居中办理结婚事宜。先由媒人将女方或男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的红庚贴送给婚事的主家,主家将庚贴置于神台香炉压住,烧香、烧衣纸禀告祖宗,三日内无家人生病或打碎碗碟等事故发生,称为“平安”后,即可办理订婚手续。由男方出酒肉各6斤至10斤,豆腐1锅,请双方父母、兄弟、叔伯聚会商议结婚事宜,决定是女嫁到男家或是男嫁到女家。议定后,由主办家择日成婚,结婚时间多在农历的九月至十二月,择定成婚日期后,由媒人和家中或亲属中的长者携猪肉、豆腐、酒等礼物,到待嫁方(男或女)告知婚期。
结婚时,待嫁的一方拜别祖宗后,由父母、叔伯、兄弟姐妹(包括堂兄弟姐妹),表兄妹等亲属50至70人送嫁,一般送到半路为止。迎亲的主家派人到半路迎接,皆是步行,无花轿,彩旗等仪仗。个别家境富裕的人家,雇请人敲锣鼓、吹八音迎亲,称为“探亲嫁”。
新娘或新郎到迎亲主家门口时,不能立即进屋,在伴娘或伴郎陪伴下,等候在门口。由师公(先生公)念经,如接新娘还要斩鸡头(称为“押杀”,意在避邪),并将杀死的鸡丢在门外,由迎亲主家派一子女多的“有福”妇女接新娘入屋(男嫁女家,则由男子接新郎)。
婚礼在正厅举行。主家在大厅摆亲家台,即将十余张桌子连拜城长弯形,由媒人及双方亲家、叔伯兄弟等人合坐,其他来宾坐散桌。入席后,亲家桌上有一碗酒先由做厨师傅喝完,然后再换一套酒具,以示隆重敬客。在酒宴中,介绍新郎、新娘及双方亲属认识。酒至半酣,即进行“拜堂”仪式,“拜堂”的婚礼仪式有两种;一是隆重的,称为“拜堂通宵”,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内,新婚夫妇礼拜老人和亲友;一是较简单的,称为“拜祖宗”,大致过程是;由新郎、新娘在垫有禾草的草席新棉被上,面向祖宗行三跪36拜大礼,然后夫妻对拜,男向女鞠躬三次,女向男行下跪礼一次。然后新娘、新郎对饮一杯酒,仪式即告结束。拜堂之后,新婚夫妻旋即转入“认亲”仪式。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,他们依次到各席敬酒认亲。喜宴结束后,新郎新娘入洞房。即时有男女青年对新郎新娘打趣问俏,闹洞房至深夜。
第二天,新郎新娘必须在门前送客,给客人一拜,客人再给一个红包,祝福新郎新娘吉祥如意,生活美满。
三天之内,女家不关门闭户,新郎新娘不过街串门。三天之后,一对新人拿着酒菜等礼物回男方家祭拜祖先和看望父母兄弟,父母兄弟热情款待之后,即返回女方家,开始新生活。
随着社会的发展,过山瑶的婚俗逐渐发生变化,除“男嫁女”形式外,还有“女嫁男”、“嫁半边”等形式。所谓“嫁半边”,又称“两头行”,即婚后夫妻两人对双方的父母都承担照顾、赡养的义务,并经常往返参与两家的农事和社会活动,所育子女,分别跟父母姓。由于过山瑶不存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,夫妻、兄弟、妯娌之间团结和睦,离婚现象十分少,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比较顺利。
汉区客家人婚俗
新中国成立之前,汉区普遍实现一夫一妻配偶,个别殷富人家娶二妻或三妻四妾。同姓同房五服之内不得通婚。汉人婚姻以“父母之命,媒酌之言”为主。婚姻形式有三,一是童养媳婚,即经双方父母同意,把未成年的女孩接到男家,待孩子长大,择日圆房成婚。这种花婚配普遍产生贫寒的家庭,婚礼从简,节约开支。二是幼年订婚,待孩子长大成人,即择日举行嫁娶婚礼。三是成人婚姻,由媒人撮合,交换生辰八字,相生者,双方商议礼金,定下婚事。一般礼金1200斤至3000斤谷、酒、肉各120斤,鸡鸭各6只等。尔后,由男家择定迎亲日期,提前通知女家,双方准备发帖请柬,邀请各自亲朋参加婚礼。女方还得准备嫁妆,诸如衣柜、衣箱、梳妆台、水桶、脚盆、衣衫等,殷富人家还有田地赐嫁。婚前,女方需做嫁衣,并为男方全家人各做一双布鞋,往往邀请邻里姐妹相聚,边做针艺边哭嫁。哭嫁有一定的曲调,哭唱父母生育之恩和难舍难别之情,或哭骂媒人等,哭的声嘶力竭,令人动容。
婚嫁前一天,男家将商定的礼品送到女家成为“过礼”,女家即回送新郎礼帽、金花、红布、槟榔等“礼担”一付。
婚嫁之日一早,女家宴请六亲百客,安排送嫁舅、送嫁嫂、送嫁弟兄、送嫁姐妹、挑嫁妆人等。并给新娘“开眉开脸”穿戴一新。
男家亦一早迎亲,聘请八音、花轿、接新娘嫂、童男童女等,拖着带枝叶和红花的金竹和杉树,吹吹打打来到女家。
迎亲队伍在女家吃婚宴,饭后,女家把新娘扶送到厅堂拜祖,告别亲人。新娘动了离别的真情,哭哭闹闹不愿出门。送嫁嫂等人推拉牵扯把她送出门,塞进花轿,还要踢三脚轿门,才由轿夫抬着上路。
花轿到达男家门前,由接新娘嫂扶新娘下轿,跨过“三牲茅”和装有谷米、花生、柏子的米筛,走进厅房。紧接婚宴开始,新郎新娘在接新娘嫂的风扶持下,先拜别祖先神位,后拜双亲、舅父等长辈,并向新娘介绍身份相识。受拜者给个红包表示祝贺,这叫结婚拜堂。婚宴视家境而定,一般不能少于12个菜,富裕人家24个菜。其中鱼丸、红烧肉、豆腐、竹笋、花生不能少,象征生子添孙富贵兴旺。婚宴期间,八音唱戏,打锣打鼓表示庆贺。
婚后第三日,新婚夫妇回娘家,俗称“转三朝”。回门后,备办酒肉,利市到媒人家“谢媒”,整个婚礼至此结束。